浙海大成功研制智能采茶机器人 1台机器人可替代1.5~2个劳动力,未来可应用于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领域_舟山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浙海大成功研制智能采茶机器人 1台机器人可替代1.5~2个劳动力,未来可应用于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领域

2024-04-09 09:30:46

 又到一年春茶采摘季。西湖边,忙碌着的除了采茶工人,还有3台能自主识别茶树芽叶的智能采茶机器人(见图)。这些机器人由浙江海洋大学校长武传宇团队研制。

  智能采茶机器人拥有搭载传感器的“眼睛”,4条机械臂一剪一吸间,细嫩的芽叶从枝头分离,进入机器人内部的暂存盒中。如此“丝滑”的动作,靠的是机器人的AI识别模型。采集大量茶树芽叶图像数据后,机器人可以通过“眼睛”自动识别和定位茶芽嫩梢,随后传输指令让机械臂完成采摘,识别成功率高达90%。

  据介绍,传统茶叶采摘基本靠人工完成,以明前龙井为例,采摘时间短,采茶用工需求大。但采茶人工贵,采茶工人也较为稀缺。“目前浙江省的采茶用工量约160万人,平均年龄大于65周岁,且没有新生力量的补充。”武传宇说。

  看到产业的需求,5年前,武传宇带领团队开始研究智能采茶机器人。这些年,机器人从初代的1条机械臂增至4条机械臂,传感器的敏锐度也进一步提升。目前的机器人是该团队研制的第6代智能采茶机器人,一台机器可以替代1.5~2个劳动力。

  想要大规模投入采摘生产,还得进一步提高采摘效率。下一步,武传宇计划同企业、茶园开展深度合作,在下一个5年完成无人化采摘的产业化应用。

  成功研制出智能采茶机器人后,武传宇团队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其中除了茶叶种植商,还有杭白菊、万寿菊、黄花菜等种植商,这些作物都需要大量人工采摘,种植商希望采茶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展。

  “其实,机器人的应用还可以拓展至舟山的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贻贝养殖、梭子蟹分拣等。”武传宇表示,接下来组织学校相关团队研究力量,努力为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海洋经济相关领域,提供一系列机械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