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9项 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的单位将给予100万元奖励补助_舟山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舟山市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9项 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的单位将给予100万元奖励补助

2023-08-16 10:30:39

记者从昨天上午举行的舟山市标准强市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拥有各类标准化技术组织3个,牵头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9项、行业标准58项、浙江省地方标准56项,我市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据了解,我市制定发布“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44项、甬舟区域地方标准3项、舟山市地方标准64项、县级地方技术性规范14项、团体标准20项;8项标准入围浙江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全市承担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8个。全市174家企业完成国际先进标准对标达标,累计335家企业通过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标准2027项。

  近年来,我市标准强市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标准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实行“三补助一奖励”政策奖补机制。其中,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浙江标准”、浙江省地方标准、“品字标”标准、甬舟区域标准的单位,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20万元、20万元、20万元、10万元补助;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单位,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的单位,给予最高15万元补助;对承担组建国际、全国、浙江省、舟山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及分机构秘书处的单位,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补助;对获得中国、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市标准创新重大贡献奖、优秀贡献奖,标准创新型企业的牵头单位,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50万元、20万元、20万元奖励;对通过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验收的牵头单位,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补助。

  按照该实施意见,到2025年,我市将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十四五”期间新增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2项以上、国家标准50项以上,培育一批行业标准和“浙江标准”,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20项以上,新增地方标准30项以上,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以上,新增国际先进标准对标达标企业120家以上,新增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500项以上,争取承担国际、全国、浙江省、舟山市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2家以上,争取省级以上标准创新贡献奖实现零的突破。

  又讯(记者 虞仁珂 通讯员 丁徽)近日,浙江省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定海区为浙江省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质量效益型)。定海区也是全市唯一列入试点名单的县(区)。

  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是持续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推动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定海区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坚持以高标准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理念,全面构建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2019年以来,定海区主导、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2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7项、地方标准5项、浙江制造标准13项,标准制(修)订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下一步,定海区将围绕五大产业链,重点结合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实现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与海工装备项目深度结合,推进“标准化”与“精益化”“绿色化”“科技化”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