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_其它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2023-04-04 10:04:34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孔春浩

市发改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把谋深谋细、落地落实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作为杭州吸引一流企业、一流人才,激活创新动力的关键举措。会同其他5城市探索的50项改革举措,由国办发文向全国推广。连续四年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排名全国城市第一。

一、坚持系统观念,搭建体系化推进机制。紧扣试点高效推进,理清“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实践路径。一是齐抓共促聚合力。推动试点工作纳入市委中心工作,构建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区县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对标对表理清单。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制定杭州实施方案,一揽子推出153项改革举措,建立“1+153”的落实体系。三是闭环管理抓实效。开发试点监测模块,做好月调度。建立工作例会、分级协调、信息报送等五大协调机制,推动滞后事项清零。全面承接国家授权的150项系统数据落地应用。

二、勇于改革攻坚,狠抓改革事项落地落实。开展原创性、差异化探索,以一项一项改革落地,实现营商环境整体提升。一是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企业“一照多址”全市域适用,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减少填报重复数据60余项,251项涉企事项“一照通办”,182个公安窗口“一窗通办”,新建商品房交付“交房云办证”。实施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83个区域享受改革红利。分阶段整合涉审测绘事项,压减测绘费用、工期均达30%以上。二是全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升级“杭州人才码”,已有100余万名人才领码,提供服务1000余万人次。创建“杭州e融”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撮合10万笔、2830亿元。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新模式,落地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做好公共数据开放的制度设计,累计开放数据达51亿条。三是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获得《计量法》1部法律、7部行政法规、3部省级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破法授权。健全轻微违法行为容错制度,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强制清单》。实施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每周平均减少3次以上重复检查。推行企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实现“一键”查询、“一纸”证明。迭代升级“共享法庭”,将司法服务的载体和触角延伸至最基层。四是全力打造自由便利的贸易环境。推动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优化升级。创建全国唯一的跨境电商超期退货仓。探索“数字监管赋能未来工厂”,将“数智保税仓”建到企业生产一线,单票通关申报时间由4小时压缩至15分钟。创设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提供国际化、专业化的纠纷调解服务。

三、始终对标一流,持续放大创新试点改革红利。紧抓省委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契机,聚焦市场主体有感,发挥先行优势,对标国际一流,持续深化攻坚克难,加快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立足企业诉求,实施新一轮百项攻坚。落实“全面接轨国际先进标准”“对标国内最优扩大试点成效”“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三张清单150项改革事项,打造一批市场主体有感、全国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二是立足世行评估,时刻做好迎评各项准备。按照国办、财政部部署,以样本城市的标准,对照世行BEE新评估体系,开展对标提升。确保一旦纳入评估,能以良好的成绩展现杭州担当。三是立足制度供给,出台并实施《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待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开展宣传周活动,引导广大市场主体知法、懂法、用法。四是立足公众参与,组建两支队伍。一支是营商环境顾问团,另一支是营商环境体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