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你不能在旁边玩手机 这份“断舍离”协议,你愿意签吗?_温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孩子写作业,你不能在旁边玩手机 这份“断舍离”协议,你愿意签吗?

2023-03-22 14:44:23

最近,杭州一所中学学生和家长签署《电子产品“断舍离”协议》引发关注。“断舍离”协议对家长和孩子双方都作出约束,即孩子在上学的周一至周五不得使用电子产品,周末不超过1小时,若要查阅资料需在家长陪伴下完成;家长有权保留电子产品,要以身作则,保证自己不沉溺于手机,不得在孩子学习时观看手机和电视消遣。

  “孩子写作业时,你不能玩手机”,这样的协议你愿意签吗?日前本报就此发起问卷调查,510位家长参与了活动。结果显示:超七成的家长表示愿意,给出的理由是“以身作则给孩子榜样”,而实际情况是58.6%的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存在玩手机或看电视情形。

  家长热议 以身作则 树立榜样

  “如果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我觉得非常好,现在的人沉迷手机太久了。”市民朱先生建议,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家庭形成爱阅读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特别是有低年级孩子的家庭,这有助于他们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陪伴孩子写作业就得做到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陪伴不仅适得其反,甚至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榜样。”市民董女士曾在儿子写作业时玩手机,遭到了抗议:“凭什么你让我认真写作业,自己却刷刷抖音、看看综艺,这不公平”。后来,她和孩子做了一个约定:陪他写作业或者他在写作业时,大人就不拿手机、不开电视,而是用杂志或书籍来代替电子产品。这样下来,孩子的心理“平衡”了,写作业的效率逐渐提高,大人也增加了阅读量,无形中营造出家庭和谐的氛围。

  也有个别家长选择“不愿意”。他们觉得,小孩的习惯没必要和大人绑在一起。市民叶女士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不能随便答应孩子,不然效果适得其反,“做作业是孩子的事情,玩不玩手机是家长自己的事情,只要家长在玩手机时别干扰到孩子就可以,如刷视频时音量很响等。”

  有家长说,作业是学生的基本任务,无需对学习环境有诸多额外要求,否则容易养成坏的认知,如“做作业最大,其他什么事情都得退让”等,大人应该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应该克服一切困难。也有家长说,现在的社会,大家都离不开手机,没有必要刻意回避,“何不借此培养一下孩子的自制力呢?”

  专家观点 因材施教 松弛有度

  “这与我们学校的《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公约》异曲同工。”温州市绣山中学校长林晓斌非常赞同这个“断舍离”协议。她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2021年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家长的育子责任。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只承担了“监督者”的责任,而忽略了“示范者”的角色,忽略了对孩子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的无声影响。青少年的手机管理问题,基本发生在家庭生活中,也就意味着家长的以身作则特别重要,在孩子面前就算是以手机处理工作,也不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崔岐恩认为,好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家长可根据孩子个性和自制力而采取不同方式。一般而言,孩子心智未成,若自制力差,则需要家长朋友式的陪伴,最好放下手机,营造学习氛围。当然,也要另外留出一小段时间专门让孩子玩手机——这需要约法三章,松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