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4 09:46:07
近日,在衢州常山县同弓乡大宝山胡柚合作社的基地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邓燕从埋在地下的雨水收集器中提取水体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以进一步了解降水对胡柚生长和碳排放的影响。这场前沿科技与传统种植业的碰撞,意味着常山胡柚产业价值链开始从经济效益向生态效益延伸。
今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卫峰带领由硕士生、博士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入驻常山,开展果园碳账户的研究工作。“常山胡柚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12万吨,是果园碳账户研究的最佳实践基地。”张卫峰介绍。
“胡柚全生命周期碳排量的计算将为农业碳账户系统建设提供一个新样本,为后续农业碳汇、碳金融等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撑。”浙江省双碳服务促进会副秘书长郑锐锋一直关注常山胡柚碳排放研究项目。她说,通过文献总结和田间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柑橘果园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对探索果园碳减排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实现系统减排与农业增效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