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5 18:44:11
前天上午,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地市设分会场。会议总结部署新时代新征程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经验做法和重点工作任务,温州作为唯一地级市作典型发言,围绕“夯实粮食基础,推进产业转型”,阐述温州如何争当农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分享2022年我市农业农村典型经验做法。
去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6.97亿元,同比增长4.9%,增加值181.7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全省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82元,同比增长7.4%,增速全省第三;低收入农户收入16930元,增长15.6%,增速全省第二;“农业双强”项目65个,投资额8.18亿元,均居全省第一。温州全面对标“两个先行”,紧扣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坚定不移把农业作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来抓,以实招硬招护航强农之路。
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
民以食为天,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仅三分地,如何端牢自己的饭碗?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去年我市早稻和春旱杂粮面积、产量分别比上年增加2.49万亩、0.63万吨,粮食播种面积169.88万亩、产量13.8亿斤,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创近10年新高,粮食收购创历史新高,社会化储粮较上年翻两番。
2022年,我市甘薯单产再次实现新突破,泰顺县蔡欧祈家庭农场浙薯13(鲜薯)示范片平均产量3090.58公斤,比原纪录提高798.21公斤,再次刷新了省农业吉尼斯粮油挑战赛甘薯百亩方单产“农业之最”纪录……
我市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守耕地红线,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建立主体职责、年度工作、问题整改“三张清单”,成立工作专班下沉驻点督导,确保层层守好“责任田”。
此外,我市创新开展“清闲田、改水田、造园田”行动,全省率先完成“两非”整治任务,永农抛荒复耕复种面积占全省1/3,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全省第二。
在保障耕地基础上,我市聚焦种好粮、收好粮、储好粮,推广粮经轮作多熟制、稻渔综合种养“万元钱千斤粮”模式,全省率先出台早晚稻加价政策,全国率先探索建设“智能粮仓”。
抢占农业产业新赛道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借力市农业农村局主办“预制瓯味 鱼悦温州”温州预制菜年货年鱼展销活动,我市53家预制菜龙头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长30%以上,预制菜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道“硬菜”。
温州在开辟“高效之路”,全力抢占农业产业新赛道。
去年,我市抢抓预制菜“风口”。做大一盘菜、一根草、一条鱼等“六个一”特色产业,围绕打造全国预制菜产业名城,推出十大举措和十条政策,开展农播电商“千人计划”和“十强百品”营销推介,实现出口东南亚第一单,打响了“预制温州味、瓯菜天下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