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16:19:09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今年早春,温州茶事频频。上个月,温州早茶率我省之先全面开采。这个月,平阳黄汤赴杭推介并发布科研成果,“永嘉乌牛早”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温州纬度低、气候湿润、多山地丘陵,为茶叶种植提供了先天优势。温州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可追溯至1600年前。去年,温州茶叶种植面积28万亩,总产量7277.14吨,全年总产值13.83亿元。
每年春天,浙江的第一片茶叶采摘,都从温州开始。2020年5月,“温州早茶”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这是浙江首个地市级茶叶公共品牌。以“温州早茶”为依托,我市茶叶矩阵初步形成,拥有了泰顺三杯香、平阳黄汤、永嘉乌牛早、乐清雁荡毛峰、苍南翠龙、文成贡茶、瑞安清明早、瓯海黄叶早等一县一品区域茶叶品牌。
然而,相较于西湖龙井、安吉白茶、开化龙顶等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的浙北名茶,温州早茶在整体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不占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百度上检索到的“浙江十大名茶”,温州没有一种茶叶位列其中,就连温州引以为傲的早茶,也止步于门外。虽然这种评比的可信度有待商榷,但由此可见,如何提升温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温州早茶从一时“网红”提升至长久的“常红”,对政府和行业来说,都是一道考题。
毋庸置疑,“温州早茶”已成为温州茶叶最大的特色。近期温州茶事,正是围绕“早”字展开,采茶早、规划早、活动早、推介早,依托于“早”,各地频出新招。但不能忽略的是,在茶叶品牌整体推广过程,单单拘泥于一个“早”,显然是不完整、也是不够的,茶业发展还需要注入多元文化、产业、科技等要素,如果在“早”的基础上,把这些要素归置全了,温州茶的发展,就值得期待。
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于茶叶而言,是有机整体:文化赋予茶叶发展灵魂,使其更具辨识性;茶产业拓宽发展空间,为原本单一的茶叶种植融入更多发展空间;科技创新提升茶叶品质,则为茶叶守正创新奠定基础。唯有“三足鼎立”,温州茶产业才能秉持“早”的优势,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