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10:17:57
打开手机进入“浙里办”,登录“台州助残智治”应用,无论是想申请轮椅、拐杖等辅具,还是想要创业、工作,残障朋友只要找到符合条件的相关助残微项目,就能申请参加实现自己的需求。
近日,为进一步落实市残联、市文明办、市总工会等9部门印发的《推进助残公益联盟建设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发挥社会资源在助残中的重要作用,市残联在上线“台州助残智治”应用的基础上,启动社会助残微项目“赶大集”行动,为有需要的残障朋友提供生活保障、教育培训、健康医疗、辅助器具、产业扶持、稳岗就业、出行便利、家居环境、人文关怀、应急救助等10大类帮扶。
让助残服务更加精准
温岭是全市残疾人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的试点,也是社会助残微项目“赶大集”行动的先发地区。
打开“浙里办”的“台州助残智治”应用,注册成为“服务机构”,随后填好服务内容、类别、数量、实施时间、实施地点、承办机构和受益对象……8月初,温岭慈善义工箬横旭日服务队在系统里提交了理发和送清凉两个服务项目,受益对象均设定为箬横镇东浦残疾人之家所有成员。
上述项目经温岭市残联和台州市残联审核后,正式上架“台州助残智治”应用。这也是最先上架该系统的服务项目。
“东浦残疾人之家成员大部分是精神、智力残疾人和重度肢残人员,具体操作需由关联人协助完成。”负责这项活动的箬横残联专职委员江于萍介绍,残障朋友们在残疾人之家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关联注册并点进相应页面,申请相应服务。
当天,温岭慈善义工箬横旭日服务队为17人次残疾人提供了服务,活动完成后,志愿者将照片和简讯上传至系统。至此,这两项助残微项目服务才算完成。
从事助残工作多年的江于萍说,相比于从前的纯线下活动,整个系统操作流程简单,就像“网购”下单一样,服务更精准、高效。
她说,去年温岭慈善义工箬横旭日服务队共开展了104次活动,服务残疾人近5000人次,“以后这些活动都会发布到应用里,让更多社会群体和残障朋友参与到助残项目中。”
推动社会助残“赶大集”
根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市社会助残将以温岭市残疾人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试点和天台县社会助残试点为抓手,完善台州助残智治应用社会助残工作平台,构建试点先行、制度跟进的微项目推进机制。
自首个助残微项目上线以来,近段时间,天台平桥爱心团队、温岭慈善义工箬横旭日服务队又相继推出了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助力种玉米等多个助残微项目,均受到各地残障朋友的欢迎。
目前,各地残联正在进一步梳理党建助残、社会组织助残、志愿者助残、慈善捐赠助残等做法,完善各类助残微项目招募梳理、对接匹配、激励表彰等运行机制。
按照台州市残联相关计划,该项工作从应用上线开始,全市将建立集申请、审核、上架、实施、落地、惠残为一体的线上线下联动的微项目助残模式,系统面向全市残障朋友提供常态化服务。
在此过程中,全市残联还将聚焦残疾人数字化能力较弱等问题,确保新应用成为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各级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好用、管用、实用的平台,让各县(市、区)涌现出社会助残“赶大集”的场景。
各地纷纷开展相应培训
为尽快推广应用,最近全市多地残联都启动了培训会,准备为助残服务装上“数字引擎”。
8月16日,天台县残联在该县残疾人托养中心举办了台州助残智治应用培训会,来自该县的助残联盟公益代表和各乡镇残联专职委员40多人学习了应用操作流程和规范。
现场,天台32支爱心团队注册成为台州助残智治应用的服务成员,多个团队准备于近日“上架”助残服务。各级残联工作人员表示,系统总体来说比较简单,接下来将在残疾人之家和康复机构开展推广。
温岭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于近日启动培训,推动辖区残联工作人员和爱心团队安装应用,学会操作,并逐步将应用推广到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手机端,为顺利实施微项目提供能力保证。
另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在微项目开展过程中,温岭残联工作人员也将通过系统里的凭证记录,监测助残微项目的实施情况,如物资是否发放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