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慢动作”要不得_台州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这样的“慢动作”要不得

2023-04-17 11:26:57

笔者在督查岗位多年,遇见过这样的情形:责任单位领办任务事项,平时温温吞吞,眼见时限将近,立即快马加鞭,踩着最后期限完成;或者总上报“存在困难”,上级督一督,下面紧一紧,没多久办结了。

经济社会要发展,工作忙是常态。到底是忙工作,还是慢动作,这里要细甄别。笔者观察发现,这类“慢”里,往往会有这些“附带动作”——“选择性看”,看风使船,看的不是群众急难愁盼的事,而是对自己能被看到的工作多出力,看不到的就慢作为,甚至不作为。“习惯性等”,等米下锅,缺乏改革创新、主动作为的意识,常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借口,致使该抓的工作慢半拍,甚至没动静。“热衷于拖”,拖而不办,动不动拿“走程序”“没政策”来搪塞,总是把“时间没到”“不急不急”“快解决了”挂嘴边,“催一催才动一动”地“磨洋工”。“想法子推”,推诿扯皮,把做事功夫放在“绕弯子、踢皮球、打太极”上,让群众“门好进、话好听、脸好看”,可就是“事难办”,当“出工不出力”的“太平官”……

有人以“慢工出细活”“慢火熬靓汤”反驳,但这两个词虽是“慢”字当头,实则以慢为进。这个“慢”里,是沉下心做“细”,下功夫“熬”,目的在于把结果做“靓”。与上述的“慢动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深究这些“慢动作”,归根到底还是有些干部思想上出了问题。在“选择性看”的背后,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只有站在人民立场去看,才能看对、看准要做的事。在“习惯性等”的背后,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意识不强,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寻找思路和出路,才能在实干中蹚出新路。在“热衷于推”的背后,是“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担当意识不足,只有愿意担当、主动担当,才能体现出干部的胸怀、气度和格局,有多大担当,干多大事业。在“想法子推”的背后,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缺失,只有始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夙兴夜寐、勤勉履职,才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需要广大干部以“等不及、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步调一致地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条赶考路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这样的“慢动作”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