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9 12:16:32
踩着“拼经济、大跨越”的鼓点,最近,天南地北的“天商”齐聚天台,话乡音,聚乡情,兴乡业。当地做深乡贤文章,把C位让给“天商”,厚植“地瓜”根脉,凝聚振兴家乡合力。
继4月4日天台召开第六届天台商人大会暨新乡贤大会后,连日来,异地天台商会会长峰会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论坛、在川台州乡贤“地瓜经济”座谈会等相继召开。演绎创富传奇的“天商”,在反哺家乡中,持续壮大“地瓜经济”。
以落地生根践爱乡情怀
改革开放后,大批天台人外出创业,他们凭借敢闯敢冒、集群创业、创新求变的天台人硬气,在全国各地扎下根来,积累了雄厚的工商资本和社会财富,成为浙商版图中的重要力量。目前,天台人在外创办的上市公司有10多家。
此次商人大会上,共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101.7亿元,涉及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天商”把爱乡的情怀,像地瓜将藤蔓伸向四面八方那样,融入到一个个重大项目中,用实际行动谱写“绿叶对根的情谊”。六届商人大会,该县已累计签约项目137个,总投资超700个亿。
自2012年天台首次举办乡贤大会以来,“乡贤”作为关键词,高频出现在当地媒体上。上海圆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宾林至今难忘首次参会的情形:“天台人的好客、热情、关爱,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
在充分了解天台关于智能橡胶产业园的相关政策后,浙江台升智能输送科技有限公司在苍山上市产业园拿地206亩。该公司负责人张梁铨说:“目前项目有序推进,计划今年年底出产品,未来预计公司在天台总产值将超过15亿元。”
“天商”期盼已久的总部经济大楼,雄姿初现。该项目高165米,总投资约12亿元,是该县“城市客厅”始丰湖两岸开发的点睛之笔。现已有23家企业成功入驻,有10多家企业正在洽谈中。据建设单位负责人李张海介绍,当前项目已完成20层梁板柱一次结构、4层二次结构裙房等施工,预计明年年底竣工。
把家乡“热土”变创业“沃土”
曾经的天台相对闭塞,如今的天台即将形成2条高铁、3条高速公路的“两横三纵”综合交通格局,人流、车流、物流将十分便捷。江苏斯可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卫东关注着天台发展的一点一滴,他说,家乡始终是在外天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他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
在该县新春第一会上,天台县委向在外的20万天台人发出深情召唤,提出要坚持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有机统一,以开放理念抓招商、攻项目,推动天台经济、天台人经济融合发展、一体提升。
今年,天台实施老城“新五大区块”征迁,再征收土地1500亩。这是继去年推进天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六大区块”征迁,征迁土地6000多亩后的又一大手笔,为发展腾出了新空间。同时,该县还将造地3000亩,获取指标1500亩,实现“土地等项目”。
当下,天台进入投资创业的最佳时期。“十四五”期间,该县确立规上工业、数字经济、上市企业数、旅游收入、教育卫生投入总量“五个翻番”的奋斗目标。年初县党代会谋定平台、科创、项目、文旅、城市、共富“六大跨越”路径,提出打造25项标志性工作成果,为产业、资本、人才回流创造更好条件。
项目与产业要素的耦合,以及党委政府让土地、资金、政策等要素跟着项目走的真诚态度,打动了许多“天商”。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小敏说,当前,家乡发展机遇、动能前所未有,企业将在变革创新赛道中,在全球布局23个新能源生产基地,将80%以上新增投入用于新能源,谋求跨越发展。
以营商之“变”谋发展之“进”
总投资10亿元的大自然户外用品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8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潘得路项目已开工;总投资5亿元的银兴机械项目,已启动桩基施工……“天商”深耕“地瓜经济”,引领项目回投、资本回流、总部回建、人才回聚,将“天台人经济”转化为“天台经济”。
如果说打乡愁乡情牌,是递出橄榄枝,那优服务就是激活项目落地的“强磁场”。为了“天商”回归,该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乡镇(街道)、部门“一把手”齐上阵,保证足够时间、精力用于招商引资,动员一切力量,穷尽一切办法,对招引的事优先研判,对招引的机制优先保障,对招引的难题优先解决,对招引的客人优先接待。
天台提出打造“办事不求人、投资最便利、服务最暖心、生态最健康”的营商环境最优县,对招引的项目,明确一位县领导、一支服务团队、一抓到底,确保“拿地即开工”,去年有5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天台还发力平台搭建,推进万亩苍山产业园、万亩中德产业园、千亩数字经济产业园、金家塘千亩创新智谷、始丰溪绿色科创带等五大平台建设,为产业配套和集群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在乡贤朱泽飞的助推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派出10名专家教授和2名技术经理人常驻天台,促成多项技术开发合作与专利转让,与天台一批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
有了更多“天商”、乡贤的呵护,天台“地瓜经济”藤茂根壮,留在本地的“块茎”更加壮硕,丰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