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12:43:23
气温回暖,野外露营、户外徒步、郊游踏青的市民越来越多。医生提醒,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要做好防护,小心蜱虫的“骚扰”。
近日,皮皮(化名)因在草坪上游玩时头皮被虫子咬伤,疼痛难忍来到台州医院就诊。根据临床经验判断,台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余忠义判断皮皮是被蜱虫咬了。考虑到蜱虫头部已经钻进皮肤,余忠义立即用专业医疗器械将蜱虫完整地取出。目前,患者已无大碍。
“被蜱虫叮咬后其实没有任何的感觉,只有少数人可能会局部发炎,然后出现疼痛之类的情况。”余忠义介绍,每年的3—10月,是蜱虫活跃的季节。蜱虫多栖息在灌木丛、草地、森林中,通常喜欢叮咬隐蔽、皮肤较薄的位置,比如颈部、耳后、腋下、大腿根部等。
余忠义说,出游时若到树林或草丛,尽量穿浅色长衣长裤,方便发现蜱虫。要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拖鞋、露趾鞋。尽量少露出皮肤,以免给蜱虫可乘之机。尽量不要带孩子去草丛、树林、绿化带玩,即便要去,也要做好防护,不要长时间逗留。从野外回来,要尽快洗澡检查,洗澡时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等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查看是否有蜱虫在叮咬。
特别注意的是,蜱虫还喜欢隐藏在动物的毛发间,尤其是猫、狗等家畜的耳朵里,养有宠物的市民带宠物在户外活动后,要仔细查看宠物的毛发里是否有隐藏的小虫子,以减少蜱虫带入家庭的风险。
“蜱虫靠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来自其他动物的多种病毒。人体被蜱虫叮咬,很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余忠义提醒市民,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切记不要生拉硬拽,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待蜱虫头部放松后用尖头镊子取出,再用碘酒或酒精进行消毒。不过,最好还是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被蜱虫叮咬后,若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则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主动告知暴露史,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出现合并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