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全分流 污水全收集 处理全达标 台州:滨水休闲已成市民生活常态_台州新闻_网上浙江 

网上浙江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雨污全分流 污水全收集 处理全达标 台州:滨水休闲已成市民生活常态

2023-04-03 10:16:18

去河湖边散步吹风,沿游步道慢走闲聊……在台州,这样的滨水休闲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这是我市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我市以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和提升污水厂进水浓度为目标,以“百镇竞赛”“双十百千”“两比两赛”“三个一批”等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处理全达标”。目前,全市已完成106个镇(街道)、119个工业园区和1397个生活小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统筹谋划 完善上层设计

河湖污染,根源在岸。“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就是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统一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到环境中,最大程度降低对自然水质的影响。

为此,我市对全市106个镇(街道)435.15平方公里建成区开展深度排查,以镇(街道)为单位,对建成区内各区块污水设施配套情况、所有单位排污纳管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形成问题清单、建设清单、时间清单、责任清单“四张清单”,做到底数排查和建设整改清单梳理制订同步完成。

同时,编制全市建设总体方案,县(市、区)、镇(街道)编制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分类分步实施五年行动计划。

为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我市还设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专家库、专家团、部门业务骨干“百人团”,深入一线现场,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编发《台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从建设、验收、运维、管理等各个环节规范“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与管理;市治水办联合市建设局、市自规局出台《台州市村民自建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办法(试行)》,大力削减住宅雨污合流“存量”,填补新建住宅尤其是农民自建房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面的监管盲区,为县(市、区)“控新”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创新机制 治水走深走实

走进路桥区蓬街镇浦南村,路面所有的雨污水井和雨污水管都进行了铭牌标记。得益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如今,下雨天村里的路面也看不到积水了。

工作做得好不好,还要看监督是否到位。针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我市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组建专业“监督员”队伍,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重点提案每季度督查跟进。同时,广泛发动社会群体,形成人人参与的全民治水氛围。

“我们一边开展常规督查,坚持每周到乡镇(街道)巡回开展督查工作,确保时时掌握建设动态,另一边对各地各单位重点工作开展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已经落实的查效果,正在落实的督进度,没有落实的查原因。”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以数字赋能助力“污水零直排”长效运维管理机制建设,实施数字运维、阳光运维、专业运维和“建管维”一体化。

椒江区建立“地下管网一张图”,完善管网运维操作智能化,强化管网整改和保养的保障力量,打造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污水处理全链条;黄岩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雨污管网维护委托给养护公司,建立权责明晰的工作机制、专业的运维队伍和长效运维管理制度;温岭市率先在全市落实污水管网市场化养护机制,明确一体化管养责任,落实管养资金,将城镇污水管网养护范围扩大延伸,做到镇、街道全覆盖,三级管网和“污水零直排”小区全纳入……

试点先行 打造标杆镇街

让先进典型引路,以标杆引领带动整体提升。我市将黄岩宁溪、临海尤溪、仙居朱溪、玉环干江作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标杆镇街,成功探索出高效管用的治污经验。

玉环市干江镇自2018年以来,共投资约8482万元打造全域“污水零直排”。以系统化、数字化思维为指导,干江镇在项目实施前期建立涉水污染源和排水设施分布的资料档案库、数据档案库,以及与管网信息化平台匹配的测绘“一张图”,合理安排各分项工作进度,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在审批环节,该镇将“污水零直排”建设纳入建房前置条件,要求建房户、承建水电工分别签订雨污水分流纳管改造承诺书,严格执行“污水零直排”建设要求。对正在建设或刚建设完毕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并专门召集水电工进行开会培训,确保在房屋装修前将雨污水分流纳管整改到位,杜绝装修后“二次改造”。

通过“岸上”的治理,该镇将所有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污水管网检测浓度达到评比要求,实现全域各类水体水质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主河道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达到省“污水零直排区”标杆镇建设评比标准。

台州市治水办负责人表示,通过“污水零直排区”标杆镇(街道)建设,我市计划实施“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推进“源、网、厂、口、河”一体化、系统化、成片化治理,还要把数字治水向全域铺开,通过数字化应用提升监管能力,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全面助力水环境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