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0 10:09:25
“本来以为要跑好几次,没想到十几分钟就搞定了。”3月28日,在玉环市大麦屿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窗”,大永发眼镜企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鑫顺利拿到企业证书。
从原先的“要跑好几次”到现在的“十几分钟”——高效便捷的办事效率,得益于大麦屿街道新推出的“扶工助企、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屿十条”)。今年以来,该街道落细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在玉环率先推出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周到细致服务的“屿十条”,设立“企业服务专窗”便是十条措施之一。
“对症”施策
截至目前,大麦屿街道共有上市企业3家,规上企业115家,亿元企业27家,企业总量超过1550家。庞大的企业基数,是街道发展的底气,同时也对营商环境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屿十条’是街道根据上级扶工助企的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独家出品’。在前期走访调研基础上,针对企业的堵点难点问题,‘对症’施策,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大麦屿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苏航介绍。
“屿十条”,即实施班子成员“1+N”联系企业制度;开展专班组团服务,落实“日受理、周反馈、月办结”;实施企业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制;开展“屿融”助企暖企行动;设立“企业服务专窗”,优化行政服务办理事项;搭建企业招工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企业人才及家属就医就学(等)绿卡制;探索建立轻微违规“首违免罚”;加快老旧园区“五化一提升”改造;分批新建保障房1000套以上。这些措施涵盖领导联系企业、专班组团服务、重点项目全程代办、行政服务办理优化、人才服务等,全方位为企业“舒心”发展“保驾护航”。
主动服务
3月28日,大麦屿街道经济发展办副主任林伊卉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不断敲击键盘,电脑显示屏上,一份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名单正在不断更新申报进度。林伊卉说,凡是符合条件、有意向申报的,街道都要主动对接,“我们不仅要为企业申报答疑解惑,而且要指派专人负责,并联系专家帮助企业不断完善申报材料。”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主动作为。政府靠前服务,可以让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林伊卉介绍,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有真金白银的政策优惠,更能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台州嘉德利卫浴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目前已完成申报材料提交。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如果顺利获评,仅此一项荣誉,企业将享受到所得税降到15%、研发费用100%抵扣等优待,后续在人才招募、市场开拓等方面更是有着长远收益。
关心到“家”
营商环境的核心是人才环境。大麦屿街道推出的“屿十条”通过持续优化部门联动服务机制,今年将推出企业人才及家属就医就学(等)绿卡制、分批新建保障房1000套以上等具体措施,确保新玉环人“病有所医”“幼有所学”“住有所居”,安心留“玉”工作。
此外,该街道还为企业家打造了互相学习、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本月初,首届大麦屿街道“三青联学堂”正式开班。来自街道青年干部、青年企业家和村社青禾干部三个年轻群体,齐聚一堂。
“‘三青联学堂’是今年街道创新打造的干部培养品牌,推动了政企互动和人才交流。”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许璐洋介绍,通过“三青联学堂”让企业家了解家乡建设和基层政府工作,让街道干部了解企业经营理念和村企民情,让村社干部在与政企的交流中挖掘发展机遇,“通过三方联动,推动项目尽早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大麦屿街道还组织开展了知名科研院所交流活动,促进产学研对接,实现“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