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13:59:51
入冬,诸暨市赵家镇泉畈村的600余亩樱桃地供水无忧。“樱桃树的种植土壤常年要保持相对湿润,今年比较干旱,幸亏有古井桔槔工程为农田循环供水。”近日,种植经验丰富的村民何大经两脚稳稳地踩在井边的桔槔木架上,两手提着悬挂着水桶的竹竿,一起一落间,轻松汲取井水送入灌排渠。
老何所运用的桔槔井灌生态化灌溉方式,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是泉畈村一带代代传承的农业遗产。近年来,诸暨市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保护、传承利用,这一沿袭数百年的灌溉方式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得到“活化”。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一批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单,“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农业系统”入选。
赵家镇的桔槔井灌农业系统地处会稽山走马岗主峰下的黄檀溪冲积小盆地,“该区域溪流湍急,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建造引水灌溉工程难度大,但好在地下水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人们通过‘一丘田挖一口井’,利用桔槔井灌满足农耕需要。”
根据赵家镇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30年代以前,该镇的桔槔井多达8000余口,但如今大部分已回填,只保留110多口。如何让古老的水循环灌溉系统,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作用?
在多方努力下,2015年,泉畈村“古井桔槔灌溉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借此契机,桔槔灌溉区积极探索农旅融合道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保护、重启桔槔井灌系统。利用桔槔井灌提水灌溉,总面积超600亩的樱桃、超400余亩的水稻,都实现优质高产。此外,还切实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了樱花林、林荫大道等基础设施,串联起古井、古田畈等乡村旅游资源。接下来,还将打造古井古田畈景区,侧重展现桔槔井灌遗产保护与传承、亲子研学、农耕文化。
据悉,除诸暨桔槔井灌农业系统之外,我市还有上虞岭南梯田农业系统、新昌小京生栽培系统入选第一批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加强保护生态多样性,总结各地农业发展优势,我市农业遗产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展现出多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