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 09:35:39
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五创图强、四进争先”部署,为我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指明了方向、路径。越城区、滨海新区结合实际,积极开辟新赛道、开拓新领域,争当“五创图强、四进争先”先行军。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71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代半导体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入选首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创建名单……今年初以来,越城区、滨海新区以剑胆书心的志气和毅力、越古超今的气势和决心,锚定目标路径,以“首位立区”之姿书写奋进新篇章。
开辟新赛道
位于越城区皋埠街道的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项目(二期),最近刚刚完成一条月产7万片的集成电路特色工艺晶圆产线的建设。
近年来,越城区、滨海新区积极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腾出新空间,开辟新赛道,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
集成电路就是新开辟的赛道之一。截至2022年底,越城区、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已聚集包括中芯集成、长电绍兴、豪威科技等链主型企业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98家。
为什么一只只“俊鸟”愿意来越城“筑巢”?
除了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重大项目早落地、快投产外,逐渐完善的集成电路设计、智造、封装、测试、设备及应用的全产业链,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公司之所以落户绍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就是想通过产业集群效应,让公司能得到快速发展。”绍兴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吉程介绍,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初创型设计公司,专注于高性能功率器件等研发设计和销售。落户绍兴后,企业成长很快,去年销售额就达1000多万元。
放眼越城区这块宜居的创业热土,聚集“俊鸟”的不只集成电路,还有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如今,该产业不仅聚集了与生物医药相关的企业近200家,还逐步构建起细胞治疗谷、营养健康谷、创新医药谷、智能康复谷“四大特色产业谷”。预计到2025年,生物医药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创新促发展
这几天,位于越城区洋泾湖科创园的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正在对多款医疗手术机器人、医疗康复设备及医学超声成像设备进行攻关。前期,研究院联合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绍兴市数字医疗联合创新中心,通过打造院企合作新模式,加快相关技术和产品在绍转化落地。
近年来,越城区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以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引擎、以科技人才引培为纽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为打造“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科技支撑。截至目前,越城区已引进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等11家共建研究院;全区研发投入从0.58%增长到2.84%,增幅连续4年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20家增长到53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从843家增长到1655家;培育了五大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保有量全省第一,其中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现代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在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绩效评价中均获评优秀单位。
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越城区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依托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新推出双聘制、免评审、放权职称评定等改革举措。今年以来,越城区组织线上线下综合招聘会83场,推出岗位4.2万个次,服务企业1516家次,达成就业意向1.1万人次。截至8月底,全区新增就业大学生2.28万人,新引进博士127名,新引进培养博士后38名;扩大集成电路行业中级职称自主评审至63家单位,通过喜临门、德创环保2家职称采认试点。
随着政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邱爱慈院士团队等高端人才正源源不断汇聚而来,有效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为越城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数字添活力
这几天,在越城区群贤路与越英路交叉口的鼎捷智创芯基地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拟用地约70亩,将打造包括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移动通信、智慧医疗、智能装备等泛半导体产业应用的智能化先进制造生产基地。
鼎捷智创芯基地项目的开工建设是越城区、滨海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一步。今年以来,越城区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对标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要求,通过招引一批数字经济优质项目,培育一流数字企业群体,打造一批数字产业平台,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半年度综合评价中,越城区位列全省第一。
位于袍江马海片区的“绍芯谷”是打造数字越城的主抓手。“绍芯谷”规划总面积11平方公里,以数字经济产业助推城市有机更新,全力打造“泛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去年10月,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运行仪式在“绍芯谷”举行,刷新了重大项目落地新纪录。今年以来,“绍芯谷”片区已经完成卫蓝新能源、宁波翠科机械、湖南铱太科技、天龙锡材等4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76.5亿元;累计对接项目总数超百个,其中重点在谈(跟进)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超260亿元,涉及集成电路、光伏、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大项目招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而“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组合模式,更是照亮了未来产业发展之路。
在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内的软胶囊生产车间,一条年产5亿粒软胶囊的生产线上,从一开始的配料、化胶、压制,再到后续的干燥、检验等制作工序全程自动化作业。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越城区首家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在这里,数字化的制作工序比比皆是。
“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越城区加快实现‘三个全覆盖’。目前,越城区累计入选省级未来工厂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到78%。”越城区经信局有关人士表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越城区制造业求变的突破口,力争通过3年时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将数字化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