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2 12:15:34
当下,百年变局叠加疫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传统纺织业再次站到了大变革的风口。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通全球纺织产业链、打造世界布商朋友圈?十一月,“纺事不断”的柯桥,给出了响亮回答。
11月16日,2022第五届世界布商大会系列活动在柯桥启幕。本届大会以“融通成就全球价值”为主题,包含主题大会、圆桌论坛、柯桥时尚周、秋季纺博会和各大平行论坛、经纬对接会等活动,并以“线上+线下”双会场模式进行。
系列活动期间,数十个国家的国旗在主会场和各分会场迎风招展,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全球纺织业界人士聚集一堂,沿着“一带一路”启航世界纺织贸易“新丝路”,共拓产业务实开放的合作之路,共商产业资源联通、商贸投资畅通、文明交融沟通的新未来。
科技织就功能华服
在2022秋季纺博会的2022“科创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展区,人造血管、覆膜支架等展品吸引了诸多目光。东华大学助理研究员邹婷介绍,这些展品看起来与纺织关系不大,其实产品本身都是纺织品,均由东华大学研发,主要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包括医用真丝编织缝合线、可降解缝合线、纺织基人造血管、可降解神经再生导管等。
纺织品不仅能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该展区展出了26家单位的164项技术成果,包括东华大学、苏州大学等科研院校研发的成熟度好、转化率高的前沿技术成果,以及百草、溢达等领军企业最新研发的功能性、环保性兼具的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表示,350年前科学家提出了人造纤维设想,到150年前世界才有人造纤维,80年前有了化学纤维,60年前中国开始有自己的纤维产业。如今,由纤维做成的布在纺织服装领域大放异彩,并不断应用到多个领域。再往后,业界已经在探讨,这么多布如何回收利用、资源再生、延伸价值链,能否形成一个闭环系统,进一步加速经济循环。
“一块布”如何创新,依旧是本届布商大会的重要主题。在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全面起步的当下,未来的纺织工业将走向何方?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合作优势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纺织工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认为,作为纺织行业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缩影,柯桥是全球最大的纺织贸易集聚地和印染加工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走在了前列,柯桥为中国乃至全球纺织产业的发展持续贡献着价值与力量。
近年来,柯桥区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目标定位,全面推动纺织印染产业转型提升。在高污染、高能耗的印染环节,实施印染集聚升级工程,全区212家印染企业整合为108家,印染产能占全省2/3,每米布印染附加值提高15%以上,亩均税收从集聚前的13.47万元提高到23.5万元,成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全省典范。今年,柯桥区还顺利承接并投产越城区迁移来的五大印染组团。在科技创新上,柯桥区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印染产业大脑”“浙里工程师”等场景,发布全国首个“版权AI智审”,成立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全力推动纺织产业走向高端化。近10年来,柯桥区纺织高新技术企业从8家发展到255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从3家壮大到41家,发明专利从33件提升到1174件,还制定出全国首个绿色印染团体标准。
科技创新激发发展新动能。本届布商大会亦是一场新科技与新产业双向融合的盛会,大会期间同步举办“科创中国”院士专家论坛暨2022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大会,除了配套举办2022“科创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展,还邀请了日本工程院院士倪庆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孟家光及国际纺织学会会士、香港理工大学智能穿戴系统研究院院长陶肖明等“大咖”,现场分享“多维立体纺织复合材料及其产业应用”“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循环与高值化利用”等主题报告。此外,还举行了“数字化与智能纺织品”“绿色印染加工技术”“功能性纺织材料”3个平行主题论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希望柯桥区委区政府大力营造一流的双引环境,创新要素保障,完善政策红利和配套的制度供给,在海外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人才和侨智侨才的引进上不断取得突破,助力中国轻纺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侨联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吴晶表示,近几年,通过柯桥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柯桥已成为海外资本、技术、人才集聚的创新高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数量翻番,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海外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侨界人才不断云集,创新活力在这里竞相迸发,创新才智充分涌现。
数码喷墨印花是印染行业向创新、绿色、智能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届大会上引起高度重视。大会期间举行了2022全球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柯桥峰会,大家就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模式探索、数智转型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当前,柯桥区数码印花创新与实践空前活跃,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码印花领军企业。如绍兴乾雍纺织有限公司,在锦纶(尼龙)数码喷印领域深耕多年,相关技术全国领先,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制服装备生产供应链企业。本届大会上,该公司还与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共同发布了《2022中国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发展报告》。
此外,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绍兴市柯桥区印染产业集聚升级服务中心4家单位联合编著了《中国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报告》,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行业破解绿色发展制约、构建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
融通成就全球价值
“来这里总能发现最新的布料,找到好的供应商。”罗马尼亚客商罗伯特说,这是他第二次来柯桥参加世界布商大会,除了认识新朋友、开拓新视野,他还带着寻找新产品的目的,“罗马尼亚有很多服装加工企业,而柯桥是最大的布料聚集地。”
今年的世界布商大会上,像罗伯特这样的外国客商有上千名。连续5年举办,世界布商大会在行业交流、新品发布、技术引领、渠道合作等方面有效发挥了窗口效应和纽带作用。目前,世界布商大会已经与国内外39个纺织产业集群、52个国家的纺织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大会理事会成员国达到16个,其中12个国家设有中国轻纺城商会。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扎根柯桥、连接世界。这是世界布商大会始终坚持的主线。在百年变局和疫情形势下,纺织行业国际贸易遭遇严峻挑战,本届世界布商大会以“融通成就全球价值”为主题,进一步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通过视频向大会发来贺词。他充分肯定了“融通成就全球价值”这一大会主题,并表示世界布商大会始终聚焦共商、共建、共享,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着力搭建纺织行业交流合作的国际舞台,发挥了绍兴柯桥在纺织领域双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国内外纺织业界的互信互利。他希望与会的广大纺织企业深入交流,群策群力,共同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的双向连通,产能合作的资源互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畅通,全力推动世界纺织产业合作共赢。
国际服装联盟主席杰姆·阿尔坦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与国际服装联盟的愿景契合,世界布商大会一直以来履行对全球互联互通的坚定承诺,建立沟通桥梁促进纺织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互联互通、紧密通畅。
意中基金会主席、意中协会主席、意大利国家时尚商会荣誉主席马里奥·波塞利认为,2022第五届世界布商大会以“融通成就全球价值”为主题,非常契合当下的时代语境和产业发展方向。当前全球需要打造更加开放、包容、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需要更多基于共同利益、共同价值的合作。
“融通发展是中国纺织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经验,中国纺织工业成功将自身发展转变为世界机遇。”孙瑞哲说,2021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超过6700万吨,世界占比超过50%,其中化纤产量达到6000万吨,世界占比达70%以上。2000年到2021年,纺织品在中国纺织行业的出口比重由30.8%上升到46%,中国纺织工业已成为维护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的关键支撑。
中国轻纺城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已成为融通全球的重要枢纽。冠名“中国”30年来,中国轻纺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加快试行市场采购贸易和跨境电商两大国字号试点,用好RECP红利,启动建设中欧班列“柯桥号”,大力推进“买全球、卖全球”步伐,成为全球最大纺织品集散中心,全球近1/4的面料产品在此交易,产品销售覆盖192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轻纺城市场成交额从973亿元增至3000亿元以上,增长了3倍多;外贸出口从608亿元增至1000亿元以上,增长近2倍。
早在2021年,世界布商大会就被列入浙江省“一带一路”“十四五”规划重大交流活动。本届世界布商大会同期举办“2022新丝路故事汇·柯桥论坛”,由省政府携手新华社共同主办,围绕共话“‘一带一路’故事、共享‘一带一路’机遇”主题,广邀来自全球各地的“一带一路”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深入交流与探讨。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在论坛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把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发展机遇,加快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全方位对外开放已成为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新时代新征程,浙江将全面深化“一带一路”贸易产业、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拓宽浙江发展空间、助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
柯桥也用一份份出色的成绩单,为浙江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贡献着“柯桥力量”。每年1000多亿元的出口额中,近60%销往“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今年前三季度,柯桥全区外贸出口966.7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562.23亿元,同比增长28.2%。
11月19日,中欧班列“柯桥号”首列开行,柯桥外贸运输新增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国际快速货运“新丝路”。今后,出口货物可以在萧甬铁路钱清货运站直接报关,搭乘“义新欧”中欧班列直接出口至欧亚大陆各国和地区,或对接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向东出海。
本届世界布商大会上,“丝路柯桥·布满全球”全球轻纺市场联盟签约成立,由菲律宾、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波兰帕、厄瓜多尔、韩国等8个海外纺织市场集群,与绍兴市柯桥区开发经营集团、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绍兴柯桥轻纺城海外市场促进会合作成立,共同拓展纺织产业朋友圈。
时尚绘就未来纺都
世界纺织看中国,中国纺织在柯桥。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以及加速迭代的市场需求,身为国际纺都的柯桥以完善时尚创意价值链条、构筑时尚创意产业生态体系为方向,抢占先机,为纺织行业注入新动力、焕发新气象、带来新活力。
11月16日晚,伴随着一场唯美的数字时尚虚拟表演,2022柯桥时尚周(秋季)启幕秀拉开帷幕。与本届时尚周“数实共生,‘布’期而遇”主题相呼应,大树纺织、永耀纺织、晶远花型、米顺纺织、乐古古、蜀润纺织、川潮纺织、素色纺织、望樾坊、宇华控股、懿纱纺织11家柯桥优秀面料企业,与柯桥经纬大师设计师白曳帆、瑞典设计师Charlotta Gandolfo、金顶奖设计师张义超联袂呈现了一场中西合璧的未来风尚大典。
在“造梦者”主题秀中,白曳帆借助柯桥优选面料的高品质,把仿丝毛、醋酸缎、绣片蕾丝、TR面料等打造出惊艳的礼服效果,复刻人们内心潜藏的五彩斑斓梦境。在“都市优雅·华丽轻盈”主题秀中,Charlotta Gandolfo通过真丝面料和亮片,将都市丽人轻盈若风的感觉与自然融合归一。在“无界·叙花”主题秀中,张义超创新使用精品醋酸面料、92丝与棉布结合,讲述了高楼大厦中的一亩花田,让人们回归心灵的净土。
自2015年至今,柯桥时尚周已连续举办十一届,逐步由区域品牌时尚周提升为全国性、国际性的时尚盛宴,已经成为诠释柯桥魅力与生机的一张金名片。今年的时尚周内容和形式都进行了全新升级,推出集合品牌发布会、时尚设计展、时尚论坛、赛事评选、时尚服务进市场、时尚大讲堂6大板块30余项创意活动,室内室外秀场交替、线上线下展示并举,时尚氛围更加浓郁。
如果说时尚周是展现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那么创意设计人才就是推动时尚创新的根本源泉。近年来,柯桥区相继出台培育创新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企业专项奖励资金、创意设计人才“经纬计划”等一揽子政策,吸引了众多人才入驻中国轻纺城创业创新。
2011年,“绍兴囡”屠俊辞掉上海的工作回到绍兴,创办了绍兴市柯桥区左拉时装设计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的辛勤耕耘,企业在时尚圈逐渐站稳脚跟。前不久,她带着新作品《兰亭雅集》出征中国国际时装周,顺利捧回第28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的荣誉。她说,中国轻纺城丰富的面料资源,让她得以迅速成长,未来还会继续为柯桥时尚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像屠俊这样的优秀设计师来到柯桥,助力柯桥时尚创意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中国轻纺城纺织工业创意设计基地内集聚相关专业人才约1200人,其中包括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金顶奖设计师吴海燕,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姚建伟,东华大华教授陈建辉等97名优秀创意设计人才,其中有25名更是直接落户柯桥。
进入纺织新时代,“科技、时尚、绿色”成为行业新定位,时尚作为三大定位之一,是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键”。本届布商大会期间,依旧将“‘一块布’如何创新”列为重要主题。
在布商大会平行论坛、2022中国(柯桥)时尚产业流通发展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微认为,利用好数字化供求匹配的新机制和国际化新平台,能够为时尚产业加快发展创造新平台,也能为时尚产业创造新优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东华大学博士、上海杉达学院商学院特聘教授、数字商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德力表示,当下的时尚产业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性,但正因如此,才让企业拥有弯道超车的机会,相关院校、企业、政府应当共同携手、努力,用数字化的方式为产业赋能,推动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尚创意产业是“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五大千亿级产业之一,柯桥已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新材料研发、面料开发、服装及家纺设计自主品牌培育为主的纺织时尚创意产业发展体系。作为全国重要纺织产业集群,柯桥正以时尚为纽带链接全球资源,努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