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引领城市蝶变 ——写在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一周年之际_绍兴新闻_网上浙江 

网上浙江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地铁引领城市蝶变 ——写在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一周年之际

2023-04-28 10:13:37

 “呼——”铁龙呼啸于地下,开启杭绍同城新篇章。2022年4月29日,承载着535万绍兴百姓的祈盼,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运营。这是绍兴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意味着古城全面进入地铁时代。

  2023年4月29日,1号线主线迎来开通运营一周年。从纸上“潜行”到轰鸣地底,绍兴用了十年,而融入、改变市民的生活,只用了一年。

  作为横贯城市南北的交通“主动脉”,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与柯桥段贯通运营,并与杭州地铁互联互通“无缝对接”,为两地跨市通勤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2022年4月29日至2023年4月26日,绍兴地铁1号线共运送乘客3278.86万人次,开行列车11.82万列次,正点率达99.99%。

  地铁时代的到来,改变的不只是出行。新商圈崛起,城市格局嬗变,更为杭州亚运会的顺利举办落实了交通保障……这一年,有了地下坐标的指引,城市的张力得到释放,距离对置业、娱乐、生活的掣肘被打破。

  古城,因地铁蝶变!

  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让家住越城区的许丹菲觉得古城绍兴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一下子洋气了起来。早在2021年6月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开通的时候,她就早早“尝了鲜”,带着女儿坐地铁去杭州,游玩西湖,“打卡”美食,玩得不亦乐乎。穿越绍兴古城的1号线主线开通后,地铁出行变得更为便捷。

  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的18个站点犹如一颗颗明珠,点亮越城区后,再与1号线柯桥段的10个站点相连,一路直达杭州市。

  而在地下,一列列地铁电客车疾驰,将这些明珠串联成链,形成一条快速通勤线:以约75分钟从绍兴古城到杭州的便利,承载着两地发展要素不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自从1号线主线开通后,许丹菲不必再坐公交车赶到柯桥,可以直接从家门口的地铁站刷卡进站出发,在姑娘桥站换乘杭州地铁5号线,就能去逛西湖了。

  更吸引人的是,依据《杭州绍兴城市轨道交通合作一揽子协议》,杭绍地铁网已实现付费区换乘,简单说就是地铁跨市出行可以享受“一次购票、一轮安检、一票换乘”的便利。杭绍两市地铁线网“一张网”运营,在全国开了先河。

  家住越城区城南的李思文在杭州师范大学读书,在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前,都是乘坐高铁或大巴回家。“但是高铁站离我家较远,下高铁后还要坐近1小时的公交车。”地铁的开通让他在两地往返少了诸多烦恼。“直接在校门口的杭师大仓前站上车,乘坐杭州地铁5号线到姑娘桥站,换乘绍兴地铁1号线,在城南大道站下车,出站走几分钟就到家。”李思文笑着说,现在只需站内换乘,少了很多麻烦。

  从芳泉站至姑娘桥站,28个站,单程行车时间约75分钟;每日起点站首班车时间均为6:00,姑娘桥站往芳泉站方向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2:30,芳泉站往姑娘桥站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2:00,每天线路运营时长约为17小时,可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实惠的地铁票价也让诸多市民欣喜。绍兴地铁1号线28个站,从头乘到尾,票价9元。“自己开车,需要高速过路费、油费和停车费,费用得过百。高铁加地铁也得几十元,只乘地铁来回不仅实惠,还更省时间,又安全。”市民孙杰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每天都要往返杭州与绍兴,在路上,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此外,1号线主线的开通,对于缓解城区特别是解放路交通拥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记者调查发现,一年来,与1号线主线配套接驳的公交线路客流量增长明显,公共交通出行已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

  从绍兴古城北入口,途经城市广场、鲁迅故里,到塔山文化广场,绍兴地铁1号线沿着解放路敷设,将古城核心区景点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了一个“大景区”:东有书圣故里、蔡元培广场、周恩来祖居,西有阳明故里、仓桥直街、徐渭故里,呈现“一带两翼”形态格局。

  正如不少业内人士预料的一样,绍兴古城内的旅游景点,正以地铁为轴,以鲁迅故里为核,加速实现集聚。

  “地铁建到哪里,游客就引导到哪里。”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地铁发挥着“串珠成链”作用,正加速古城内各景点的协调联动,缩短景点间以时间衡量的距离,从而进一步盘活全域旅游。

  去年4月29日,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运营,杭绍“双城故事”开启新篇章。去年11月9日,“名城绍兴越来越好”绍兴文化旅游(杭州)推介活动圆满举行,杭绍“双城故事”越来越精彩。而绍兴地铁创新推出的“1元坐地铁游古城”活动,更是让杭州、绍兴这两个地缘相近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像是一个城市了。

  “从杭州到绍兴,一日狂刷7个网红景点,行走5万步。”“双休日畅游绍兴,周一及时返校上早课。”……

  最近,连日晴好的天气,让市民出游的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周边城市来绍游玩。他们乘坐地铁而来,或身着汉服、旗袍,或寻觅黄酒棒冰,或在粉墙黛瓦间拍摄创作……不少杭州大学生更是在朋友圈晒出游玩绍兴的新方式——“特种兵式”旅游。有人解读,这种拉练式旅游主打一个“去过”,在风驰电掣般的旅行速度下,哪怕只有一天时间,跨市畅游不在话下。

  “坐地铁去绍兴,非常方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二学生马婧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地铁绍兴行。在学校附近的杭州地铁5号线善贤站坐上地铁后,在姑娘桥站换乘绍兴地铁1号线,就可坐着地铁一路畅游绍兴。

  从绍兴地铁1号线城市广场站出口出来,走500多米就到了仓桥直街历史街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这片街区依然保留着百年前的水乡传统民居风貌,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再往前坐一站,便是鲁迅故里,“逛逛鲁迅故里、沈园,坐一趟乌篷船,吃个饭,喝碗绍兴黄酒,吃份臭豆腐,再坐地铁回杭州,还是很惬意的。”马婧这样告诉记者。

  “有了地铁,现在来绍兴方便多了,趁着周末,正好可以把我喜欢的几个景点都逛一逛。”一名杭州市民这样说。

  杭绍两市地铁“一张网”运营的效应正在不断地被激发。其背后,是两座城市之间,日益频繁的人与人、文化与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据统计,绍兴地铁日均跨城客流占比保持在30%以上,地铁对杭绍同城促进效应明显。尤其在今年一季度“1元坐地铁游古城”活动期间,杭绍跨城客流日均达2.73万人次,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长35.15%。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融杭联甬接沪、三区融合发展大背景下,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的开通,释放了绍兴发展越来越好的信号。地铁对人才和项目的“虹吸效应”,正在让这座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绍兴文理学院的杭州籍大四学生陈莹莹,原本打算毕业后回杭州工作。绍兴地铁1号线开通后,让她有了留在绍兴工作的打算,目前已经和我市相关企业对接。“现在,我可以住在杭州,工作在绍兴,享受杭绍同城化生活。”

  地铁,连接的是交通,紧密的是发展要素。它拉近城市之间“看得见”的距离,也让绍兴迎来了“看不见”的新机遇。

  “就像一个磁场,以流动促融合,以融合撬动聚变。”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地铁系统的叠加效应,可以使城市格局变大,从而打开城市高质量开放发展的广阔舞台。”

  目前,绍兴地铁1号线沿线3个在建TOD项目梅山春晓、城北春晓、城南春晓,最快的有望今年年底初步建成投运;同时,还在积极筹备震元春晓、鉴湖停车场及周边综合开发等项目。

  其中,绍兴首个“地铁上盖”梅山春晓项目,正在开展酒店装修、主楼幕墙及景观施工,同步推进办公招租、商业招商。这里将打造为集特色美食、休闲购物、商务办公、星级酒店、精品公寓于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镜湖核心区高档酒店、商务办公、地铁文化等城市功能和商业服务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位于火车站片区的城北春晓项目,则将依托其古城门户的区位特殊性和多种交通资源集聚的特点,重点发展商务、办公、商业等业态,倾力打造集商务办公、商业零售、旅游集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城市交通综合体。目前,办公招租、商业招商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中。

  去年开工建设的城南春晓项目将以办公、商业、智慧停车等多种功能有效组合,创造合理、高效的整体功能,打造一座由“站”到“城”的有机生命体。而正在加快筹划的震元春晓项目,位于古城中心,则将以书店、茶馆、咖啡馆等休闲及餐饮业态为主,形成一个新的“精致消费”的场所。

  此外,备受关注的鉴湖停车场上盖及周边综合开发项目,目前已完成上盖预留工程,一个以地铁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为核心、“未来社区”为理念的“站城一体化”地铁小镇,今年或将正式启动开发,带动整个城南区域价值进一步提升。

  “这是绍兴以‘轨道+’建设助力城市发展、增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动实践。”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主要负责人说。

  备受瞩目的杭州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开幕。绍兴作为协办城市之一,将承担篮球、排球、棒球、垒球、攀岩5个项目比赛,产生6枚金牌。2号线一期开通在即,绍兴地铁将进一步畅通两座城市的“亚运之路”。

  大开放形成大格局,大格局带动大发展。一期建设规划即将收官,二期建设规划即将落地,绍兴地铁飞速前进的呼啸声,正奏响一曲“向北挺进,向湾区挺进”的交响曲。

  今天,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即将平稳运营满365天。365天安全运营的背后,是数千名地铁人无微不至的努力和服务。

  优化乘车体验 服务更贴心

  水,是绍兴地域文化中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水,至清至柔,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无间不入,润物无声,是高山流水,是世间最美的音乐,是知音心灵最美的交流和感动。

  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开通一年来,始终秉承“如水至周,润心一路”的服务理念,保障每一位乘客顺利出行。

  面对新冠疫情,绍兴地铁牢牢“守住小门”,规范日常消杀,筑牢安全防线,为乘客们营造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

  应对主线开通后的第一个春运,1号线运营单位京越地铁公司从行车客运组织、乘车服务、设备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升级春运期间乘车服务。春运期间,安全护航46.08万人次乘客安全出行、温暖归家。

  针对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劳动节等重大节日,市轨道交通集团一一制订并组织实施运输方案。今年清明节期间,为确保市民的正常出行,绍兴地铁1号线启用特殊时刻表,延长运营时间30分钟。

  在站点投放自助口罩机、便民伞套机;在1号线车站设置母婴室,满足宝妈群体实际需求,其中5个母婴室被评为市级四星级“妈咪暖心小屋”;在第五届“越马”和2022年中高考期间,为参赛选手和考生开通绿色通道;在炎炎盛夏,开辟车站“纳凉点”,为纳凉乘客提供便利;在春运高峰,中国轻纺城站、鲁迅故里站等大客流车站里,志愿者们为携带大件行李、行动不便的乘客、老年乘客等主动“拎包”……一个个贴心的服务举措,滋润着乘客们的心田。

  此外,绍兴地铁智慧出行也不断升级。今年,市轨道交通集团继车站自动售票机启用数字人民币扫码购票后,又在绍兴地铁App中实现购票以及过闸时使用数字人民币扣款支付的新功能,不断方便着乘客们的地铁出行。

  优质服务 平稳运营365天

  卓越之道,为美好生活加速。推出惠民措施,让广大市民共享地铁建设成果,感受地铁出行的绿色与便捷,是市轨道交通集团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

  去年6月10日,为助力绍兴市经济稳进提质,方便市民消费出行,绍兴地铁创新推出“1元坐地铁游古城”活动,只需1元,市民和游客即可乘坐绍兴地铁1号线,从绍兴城南的芳泉站到杭州萧山区的姑娘桥站,感受杭绍同城生活。

  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市民养成了地铁出行的习惯,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彰显了绍兴环保、低碳、文明的城市形象。

  与此同时,活动的融杭效应在文化、经济等领域不断激发。地铁已然成为密切杭绍两地市民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的重要媒介。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去年6月10日-10月9日),1号线客流达1409.48万人次,日均客流为11.55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16.24万人次。今年一季度,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绍兴地铁再次推出“1元坐地铁游古城”活动,月均客流较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27.93%,日均客流环比增长30.77%。

  地铁惠民不止步。“1元坐地铁游古城”活动虽然结束了,但银联最高5折乘车优惠等活动还在继续。

  一路暖心相伴 窗口更亮丽

  2022年7月,1号线电客车司机在越州大道站发现一名乘客倒在站台座椅前,面部有血、不停抽搐,立即告知车站综控室和接车的站务员,第一时间对乘客头部伤口进行消毒包扎止血,直至120救护人员将受伤乘客送往附近医院。

  2022年8月,1号线大滩站工作人员在巡视到B出入口的时候发现了一部手机。环顾四周发现无人后,车站工作人员仔细查看手机,发现好多个未接电话和短信,最终成功找到了失主。

  2023年3月,1号线电客车司机发现车厢里有一名乘客半躺在座椅上且已意识模糊,立即通知车站工作人员,协同站务人员将昏迷乘客转移至站台,守护乘客直至其恢复意识并安全回家。

  ……

  暖心故事在绍兴地铁1号线上不断上演。一年来,京越地铁公司共帮助乘客找回遗失物品794件,为乘客挽回损失约16万元,收到乘客锦旗5面、表扬电话1262个、表扬信等1490件。

  与此同时,1号线已然成为彰显城市文明和温度的风景线。

  在城市广场站,“绿色出行,你我同行”2022年绿色出行宣传周活动,带动了更多人选择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

  在黄酒小镇站,“警企联合反诈骗,共度佳节保平安”反诈宣传活动,让更多乘客在乘坐地铁的同时学到了实用的防骗技巧。

  在鲁迅故里站、栖湖站、城市广场站,“书尚越城”越城区第十九届读书节暨“蓝色鉴湖”读书月活动,设立了漂流书屋,为期一个月的“地铁图书漂流计划”,让1号线充满书香。

  一年来,“迎亚运、做先锋”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在1号线开展24次,为举办一届精彩绝伦的亚运盛会提供保障。

  撰文 林佳萍 图片由市轨道交通集团、京越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