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2 10:14:49
沿着青石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登上西白山顶,迎接新一天的第一缕阳光。“昨晚住在长乐镇小昆村的民宿,今天一早爬西白山最高峰看日出。”来自宁波的游客王显忠已是第4次来,非常喜欢这里。
西白山地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群核心区,植被覆盖率高达94%,晴天可登高远眺整个嵊州市区,雨天则云雾缭绕、如同仙境。去年,嵊州按照“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思路,在美丽乡村片区化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新业态培育、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逐渐形成全域大美格局,“西白忘忧”成功入围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
交通先行 串联“共富路”
“村里的两条‘断头路’打通后,来的人越来越多,生意都忙不过来。”53岁的周敏是小昆村“西水谷”民宿的经营户,联村公路贯通后,每逢双休日,游客纷至沓来,“2020年路一通,我就从杭州回来开了这家民宿,一年增收十几万元。”
西白山旅游资源独特、丰富,但过去由于道路不畅、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游客自驾多有不便。“原先村里只有一条小路,别说两车交汇了,一辆车都很难开。”周敏回忆道。
2015年以来,嵊州主动接轨会稽山旅游,启动西白山美丽区块建设,提升改造26条乡村道路,串联长乐、石璜多个镇。今年,嵊州市又计划新改建农村共富路26公里,其中西白山的山区道路便有20公里。
“路面从3.5米拓宽到6.5米,最终形成西白山交通网络大环线和小环线的‘西白云路’,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和游客自驾。”嵊州市交投集团工程分公司总经理张志良介绍,大环线主要新改建石璜镇董家坑村至白雁坑村以及白雁坑村至小昆村两条路;小环线主要新改建石璜镇三王堂村至白雁坑村、长乐镇太寺线至小昆村以及葛英村至小昆村三条道路,“目前大环线正在设计之中,预计7月份开工建设,小环线预计今年11月份全部完工。”
随着西白山内外环线的完善,一个个藏于深山的特色古村逐渐突破单村发展的制约而串珠成链,向世人展示风采。同时,嵊州围绕交通联网做文章,在片区规划制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节点打造、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统筹谋划。还准备立足片区内茶产业集聚发展,建设集名茶交易、茶文化展示、直播带货于一体的“西白茶集”,带动农民增收。
项目引领 撬动“共富链”
“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公司的团建就在这里举办。”每到双休日,石璜镇西白山村的星空露营基地就格外热闹,来自杭州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徐千雅正忙着给员工办理入住手续。
西白山村地处西白山山腰。2019年,该村通过茶园跨村集中流转,引入网红“FUN·星空露营”,成为“忘忧西白”游线上的“引流王”,不仅吸引了大批农创客到这里寻找诗和远方,还带动了附近70余家农户创业,开起了民宿。
项目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引擎。近年来,嵊州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形成“项目+配套”“项目+村庄”“项目+农民”的发展新模式,下转第3版
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去年,小昆村总投资3000万元,以“星宿”为主题,划分星宿宿集区、天文观测区、户外运动区、山趣野奢区和茶研榧语区五大功能区,整体打造山区型民宿集群,吸引“飞鸟集”“在山野”等众多知名品牌及青年创客加盟。“我们将以打造未来乡村品牌、山区共富窗口及城乡风貌示范带为目标,树立山区型未来乡村创建样板。”长乐镇镇长邱梁锋说。
在石璜镇白雁坑村油罗山自然村,由乡贤丁列明投资建设的农文旅项目正顺利推进。该项目用地由村集体统一有偿收回,农户原有农房不动产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注销,整体出租给投资主体开发。“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引入项目,获得了企业的投资、政府的配套。”石璜镇党委书记俞浙峰说,这不仅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带动西白山片区旅游业态整体提升。
在项目的引领下,“民情日记”发源地雅璜村、“天宿部落”小昆村、“西白茶集”西白山村、“文旅颐养”王院村等一个个极具辨识度的乡村振兴先行村正在成为西白山上的“璀璨明珠”,进而带动片区、撬动全域,实现共同富裕。
文旅融合 唱响“共富歌”
西白山之美,在于山水之间,也在于它浸润着人文,饱含着乡愁。这里不仅拥有千年古香榧林、万亩高山茶园、亿年地质遗迹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葛洪炼丹处、张岱隐居地、古刹鹿苑寺等文化遗迹也让这座绍兴第一高峰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嵊州依托西白山深厚的资源禀赋,依山水之势,因文化之源,打造文旅融合的独特旅游风景线:登山露营节、摄影采风节、香榧诗歌节等一批旅游文化节,让游客们感受到西白山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景;鹿苑寺、常乐寺、葛仙翁道馆等场所的建设和修缮,也让众多游客领略到“西白遗风”的意境。
西白山村以“西白茶人节”、亲青恋基地、三王堂名茶交易市场等为载体,打造了春季采茶、夏季挖笋、秋季品榧、冬季戏雪的“四季西白”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多种旅游服务和体验,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成为“西白忘忧”共富带上的亮点。
而雅璜村的“民情日记”实践中心落成后,也成为游客来西白山旅游的“打卡点”,这里不仅有展陈中心、研学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数字中心,还有文化礼堂、干部学院、红色主题民宿等区域,成为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
此外,长乐镇以小昆村为中心,整合气象雷达站、梯云古道、茶园榧山等历史文化、自然生态资源,培育“八景十胜”山水景观和一批精品民宿。同时,刘文西故里整村提升改造项目的正式开工,也意味着该镇以刘文西IP为驱动,共同推动“文+艺+旅+商”的产业化不断壮大,助力乡村振兴。
借着文旅融合的共富东风,西白山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渐显现。“西白茶人节”“西白登山节”、认养“云上一亩茶”“山里一古树”等品牌活动,促进了村与村之间的资源共享,产业互动;文创集市“昆仑市集”中的“小·昆·星”“榧榧家族”等特色文创产品,让隐藏在山间的“宝藏”成为百姓的致富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