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管住多次酒驾人员 柯城交警创新推出酒驾人员社会化治理“135”模式_衢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从源头管住多次酒驾人员 柯城交警创新推出酒驾人员社会化治理“135”模式

2022-12-02 12:52:07

 “我已经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句话刻在心里了。现在只要出门干活,我都坚决不碰酒的,平安回家比什么都重要。”11月28日,在衢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柯城大队航埠中队,接受记者采访的陈师傅感慨道。

  陈师傅是柯城区航埠镇某村村民,是家中的顶梁柱。他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先后两次被交警部门查处。

  2月11日,要去工地干活的陈师傅,喝酒后驾驶一辆轻便二轮摩托车出门,后因酒驾被交警部门查获。受到处罚后,陈师傅没太当回事,过了仅仅12天,他再次酒驾出行,结果又被交警部门查获并被依法处罚。

  “从办案实践来看,多次酒驾人员平时大多有喝酒的嗜好,且多数人员的驾驶证仍处于吊销或暂扣状态。这部分人员因抱着侥幸心理再次酒驾、醉驾以及无驾驶资格仍驾驶机动车的可能性较高,容易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这类安全隐患,仅靠交警部门的末端查处,很难确保长效治理。”柯城交警大队大队长胡康告诉记者。

  如何更好预防和降低多次酒驾人员再次酒驾甚至醉驾的可能性?9月,柯城交警大队通过走访调研和数据分析,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源头管理“敲门行动”过程中,创新推出酒驾人员社会化治理“135”模式,并制定落实了相关工作制度。

  据介绍,该社会化治理模式服务的重点对象,主要是柯城交警辖区内有多次酒驾前科(含醉驾)的人员,以及发生酒驾、醉驾交通违法行为被查处后正处于失驾阶段的人员。

  该工作模式主要依托柯城区道安办平台,全面落实“警务融治”1项工作机制,长效融合警务力量、乡镇(街道)基层网格力量、重点对象亲属力量3方力量,通过落实“每周发送警示短信+微信群日常发布警示案例+民警和网格员不定期上门宣传+亲属日常协管和提醒+重点对象签订承诺书”5项措施,综合做好精准宣教、精确防范、精细管理。

  通过梳理,柯城交警大队已在辖区内筛选出69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列为该工作模式服务的首批重点对象,其中就包含了陈师傅。

  “这段时间,家人经常苦口婆心地劝,航埠交警中队、航埠派出所的民警和网格员多次上门进行再教育,还把我的微信账号拉进‘酒驾醉驾源头宣教工作群’。看着一起起惨痛的交通事故案例,我下定决心今后不再酒驾。”陈师傅说,前段时间,他已主动签订《杜绝失驾、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承诺书》。

  酒驾人员社会化治理“135”模式推行两个多月来,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11月30日,上述69名重点对象无一人再次发生失驾、酒驾或醉驾等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行为。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通过梳理,将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分批列为该工作模式服务的重点对象,并将通过强化路面缉查力度、加强预警布控、综合运用卡口预警和人脸识别等手段,加大打击酒驾、醉驾、失驾开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多管齐下将安全隐患消除在源头,切实强化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胡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