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桩基企业的“千亿梦”_宁波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一家桩基企业的“千亿梦”

2024-04-09 09:06:22

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东部新城群楼之中,从11楼窗户向南望去,数百米外的宁波中心、阪急百货格外瞩目。

“你看那边,宁波中心裙楼部分用的就是我们的桩基技术。”公司副总裁、院士工作站负责人张日红说。

浦东机场、杭绍台铁路、浙能集团温州电厂……一系列重大项目,都有中淳高科桩基的身影。

“这项桩基‘杀手锏’技术的背后,是两位院士在理论和产业化上的关键支撑。”张日红说。

被称为“杀手锏”的,正是建筑桩基行业的静钻根植桩工法,由中淳高科在国内首创,张日红是主导技术开发的专家。

桩基被深埋于地下,是支撑建筑的“脊梁”。过去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现在,行业内讲的是,万丈高楼桩基起。桩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始创于1985年的中淳高科,一直专注于提供水泥制品和桩基的设计、研发、生产,是位居国内预制桩行业前三的龙头企业。

2011年,以张日红为首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性能静钻根植桩,解决了传统钻孔灌注桩泥浆排放污染环境、传统预制桩施工易挤土影响周边建(构)筑物等难题,拥有“好、快、省”的显著优势,总体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不过,该技术面世时,由于传统施工工法根深蒂固等原因,技术推广应用遇到不少阻碍。

“这一新型桩基工法,主要适用于沿海的软土地基,但受制于不同地质条件、土层物理性能、周边环境因素,在大规模推广应用上仍然存在理论支撑上的瓶颈。”张日红说。

关键核心技术要独步市场,还差最后一块“拼图”。

2012年,受市科协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陈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龚晓南来到宁波考察调研,中淳高科正是其中一站。

两位院士,一位长期从事现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研究,一位是著名的土力学与地基处理专家。调研中,世界领先的静钻根植桩工法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集预制桩、灌注桩工法的优点为一体,是我国桩基领域一大创新,将对混凝土预制桩行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示范和推动作用。”两位院士高度肯定。

一拍即合。当年,中淳高科和两位院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行业内首个双院士专家工作站。

工作站高起点、高规格建设,配备了300余套先进实验、检测设备,建立了多个专业研究室,建成全国建材行业首个新型预制桩工程技术中心。

院士及团队的加入,让企业有了“智慧大脑”,助力中淳高科科技成果不断推陈出新。

2012年,公司与龚晓南院士团队签约,通过静钻根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承载性能试验及荷载传递性能研究,填补了国内静钻根植桩工法的理论空白。

“这项研究,帮助我们的技术应用向更复杂的地质环境扩展,比如,在中强腐蚀环境地基、海边、软土地基上也能应用这种工法。”张日红说。

2014年以来,公司又与陈肇元院士团队合作,聚焦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产品结构优化、配方优化、节能优化等课题,进行长期深入研究,提高桩基的抗震性能。

张日红表示,陈肇元院士团队的加盟,提供了桩基隔震减灾新技术支持和课题研究,桩基抗震性能得到提升,“现在我们的工法都可以推广到四川去了”。

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

2015年,静钻根植桩及施工技术获得全国建材行业技术创新奖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大奖。2016年以来,中淳高科不断推进新技术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年更是一举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录。

“我们的新型预制桩,预计未来可以撬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创造千亿元产值。”张日红对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创新无止境。目前,中淳高科院士工作站正致力于低碳超高强预制桩产品和绿色非挤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桩基产业不断向低碳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继续发挥好高端智力在技术攻关、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开展预钻孔根植桩在公路、铁路领域的应用研究,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张日红说。

“为中国做桩,为世界打基础”。院士赋能,中淳高科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