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6 13:30:00
迎着初升的太阳,即将与2022道一声别:“再见,2022!”回望过去近360个日日夜夜,我们用心记录着历史。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感受到了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便利;我们看到了筹办杭州亚运会带来的城市之变;我们直击了杭商包机赴国外“抢订单”的全过程;我们记录了杭州创新指数跃升至全球第14位的那一刻……
这一年,国际风云变幻,新冠疫情肆虐,杭州在合力开展疫情防控、继续深化数字化改革、稳步推进经济稳进提质、扎实推动科技自强自立、全力备战杭州亚运会、系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
时光的渡船即将穿越365个日子,又回到岁末的终点,并开始新的航程。今日起,本报推出“2022年终讲”系列报道,通过择取特定主题,访谈典型人物,展现2022年杭州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的新成就、新变化、新风貌。“年终讲”重在“讲”字,讲出杭州“好故事”,传递杭州“好声音”,呈现杭州的别样精彩和独特韵味,提振未来发展信心。
记者 蔡杨洋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智能物联”首次被提出,主要是指以视觉智能为引领,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网络通信、集成电路、智能仪表为重点的产业生态圈。
竞逐新赛道,杭州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智能物联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成为智能物联卓越城市。
进击数字时代
不需要摘下口罩,只要直视屏幕就能自动显示实时体温、核酸检测结果等信息……在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参会者在进场环节就见识到了“黑科技”。运用视觉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杭企宇泛智能打造了这台“数智哨兵”人脸识别设备,能实现防疫的同时大幅提高进场效率。
这就是智能物联落地的场景之一。事实上,从智能办公、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智能物联”这四个字早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当中。今年,以此为新赛道,杭州提出了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之于杭州,目标始终清晰而坚定——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铸就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打造产业兴盛的新天堂。
构建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正是杭州提升产业能级、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标志性举措。
当前,从上游芯片,到中游射频识别、传感器、存储器、终端设备,再到下游集成服务,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发展优势明显。
厚植优势,杭州再次亮出决心。7月,市委出台《关于促进智能物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陆续发布智能物联实施细则、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含金量”十足的产业政策;10月召开“中国视谷”建设启动会,11月在乌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发布“中国视谷”建设蓝图,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和城市产业新名片……
据悉,全市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保持高位,预计今年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规模将实现7200亿元发展目标。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视谷”实体园区在滨萧特别合作园开建,聚焦智能物联领域的10多个项目已签约落地特别合作园,涉及工业视觉、计算机视觉等方面。截至11月底,全市招引落地亿元以上智能物联产业项目4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优质项目的陆续落地,将推动杭州实现“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迁。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数字时代,杭州迎来进击时刻,锚定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杭州蓄势而发,动能澎湃。
对话行业大咖
“智能物联”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关注。打造世界领先的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杭州的底气来自哪里、发展重点在哪里、企业机会在哪里……围绕这些话题,本报邀请到杭州市经信局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林昀、宇泛智能董事长赵弘毅等行业大咖,展开对话交流。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林昀参与了《关于促进智能物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杭州市智能物联产业政策实施细则》《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制定,是智能物联产业的经历者、研究者、观察者。
成立于2014年的宇泛智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宇泛智能致力于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提供一站式数字物联网智能解决方案,目前研发的产品落地应用于全国约60%工地场景、近3万个社区场景。同时,产品已覆盖东南亚、欧洲、拉丁美洲、非洲等超65个国家,动态人脸识别设备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