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 09:47:01
步履不停,奋斗不止。2月2日,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之后第二天,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讨论并通过了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等工作计划,清晰绘制出了全年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时间表”。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越来越突出。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共包含32件项目,其中,继续审议项目2件、正式项目8件、预备项目8件、调研项目14件。
记者了解到,正式项目中,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是继《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之后的又一大会立法项目,将由大会立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条例制定工作。杭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这一项目,同样实行领导小组机制。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条例、杭州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和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条例,与杭州高质量发展、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立法过程中实行“双组长”制。
值得一提的是,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开门立法”。前期,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联合媒体发起“2024年杭州市立法项目”投票活动。在为期10天的活动中,共有83913人次参与投票,收到留言162条。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杭州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等项目,得票数排名靠前。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统筹抓好立法计划实施工作,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在监督工作方面,今年有哪些重要任务?总的来说,市人大常委会将紧扣市委“1+7+12”部署、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统筹“盯住法”“管好钱”“把牢图”“促环保”“督实事”,健全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式,打造全链条监督闭环。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共安排了监督项目40项。其中,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8项、执法检查4项、财政经济工作监督11项、专题询问1项、专题调研5项及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
比如,在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进一步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情况的报告、市法院“三庭一院”工作情况的报告,对公检法司机关有关营商环境领域执法司法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在促进高品质生活方面,将联动开展医疗保障专项监督并进行联组审议,听取和审议关于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以及乡村振兴“二十三条”政策贯彻落实等情况的报告,开展《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等。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重大事项决定权“短、平、快”优势,作出了一系列实用管用有用的决定。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加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作出决定。跻身超大城市行列的杭州,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仍在持续提升。作出关于加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决定,将有助于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与杭州城市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