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0 11:03:55
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运用江水源热泵系统,通过江水与体育馆内空气的温差实现制冷或制热,相比于传统空调,节能率超过30%;钱塘区七格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预计达到2833万度,与火力发电相比,可节约标准煤约10202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8254吨;临平区西子洁能崇贤厂区的全钒液流储能电站每日可为园区提供8000度电的电能,每年可节省电费245万元……
在“绿色动力”的赛道上,杭州一直是“领跑者”。
基础厚实,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早在2008年,杭州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目标,并逐步夯实了绿色能源的基础。今年上半年,杭州39家光伏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80亿元,同比增长69.4%;全市39家储能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86%;杭州环保制造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长了27.6%……数据颇为亮眼。此外,杭州在发展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业、提升低(零)碳解决方案供给水平、推进产业集聚提质发展、加快绿色能源装备应用拓展、构建高能级产业创新体系这五个方面发力,大力支持储能、氢能、光伏、风电、节能环保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创新能级、应用推广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杭州“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指数”居全国第二。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重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杭州将绿色能源作为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储能和动力电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节能增效等领域,实施重点“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为打赢能源“双控”“减煤”攻坚战,提出了“杭州方法”。
政策护航到位,有力推动了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为加强绿色能源企业发展,杭州推出一系列政策,给予了覆盖补贴、育企、指导、招引等多方面的支持,绿色能源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比如,对生产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企业,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奖励可达1000万元;对储能、氢能、光伏、风电、节能环保等企业,给予最高1%年利率的贴息补助,每家企业每年可获得最高1000万元贴息;对验收通过的省级以上零碳园区给予200万元奖励,对获评2023—2025年度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低碳工厂的园区,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进档予以补差)……实实在在的政策和精准有力的举措接连落地,有力推动了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当前,杭州正在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技术创新策源地、示范应用先行地、低(零)碳综合解决方案集聚地,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到2025年,杭州力争实现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全市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40万千瓦,光伏累计装机达3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本地发电总量的比重不低于50%,实现节能减碳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