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8 11:40:5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全面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高水平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扎实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年来,杭州深入贯彻“八八战略”,发挥生态优势,持续展开了推进“美丽杭州”建设的有效实践。在这其中涌现出的一家家杭企、一个个项目、一步步探路,都成了杭州推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
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步履不停”
青山环抱,绿水相依,在杭城以西美丽的新安江畔,坐落着一家国内作物保护和硅基新材料行业的“双龙头”企业:传化集团旗下的新安化工。
2003年4月23日、2005年9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两次视察新安,在得知新安首创的氯甲烷回收利用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习近平说:“这个好,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这就是循环经济的具体表现,了不起”,并指出“环境治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榜样。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产业的规模化、生态化要同步进行,共同实现双赢。”
如今来到新安的智能园区,只见有机硅等产品的生产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上,数据时时跳转,展示着反应釜里的温度、用量、产量等。通过数据筛选和模型建立,产出的含“磷”废水被定向转化为磷酸盐产品,含“氯”“硅”副产物被回收成原材料重新应用到生产之中,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净。
“地处钱塘江上游的新安,肩负生态守护重任,我们始终将安全环保视作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新安总裁吴严明说,历经20年持续攻关,新安全球首创“氯-硅-磷”循环经济3.0模式,目前三大元素利用率均超95%,破解废水处理、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等“卡脖子”难题,每年可节约矿产资源近百万吨,减少废水、废酸近千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重视源头减排、加大综合利用等以外,智能化也给新安“全产业链绿色化”增光添彩。“2017年,我们园区搬迁后,将草甘膦原有的生产技术改成连续化,并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有机硅单体合成技术,废水和固废减量达搬迁前的一半。”作为新安的环保高级专家,皇甫祝军对集团绿色低碳转型的感受格外深。
从自主开发草甘膦副产氯甲烷的清洁回收技术,到采用微乳化、复配增效、缓释等新技术重点开发各种绿色工艺和绿色产品,再到销售环节开展新产品溯源、废弃包装物回收和二次利用等。可以看到,20年来,新安牢记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化循环经济模式,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以实绩实效走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实现从传统化工企业到“科技+制造+服务”现代企业的蝶变。
推动能源转型升级稳中有进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在位于钱塘区的杭州舒能82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现场可以看到,连片的光伏板鳞次栉比,与河塘里成群的鱼虾相互映衬,铺展出一幅绿色生态的美丽图景。
自投入运营以来,通过“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发展模式,杭州舒能82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也源源不断输出绿色清洁能源。“项目每年发电总量约9000万度,全生命周期按25年算,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71.5万吨。”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区杭嘉湖区主任胡辉介绍。
实时并网功率、设备数量、总辐照度、直辐照度……来到杭州舒能82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控制室,技术人员正坐在屏幕前,紧张而有序地关注着电站运行的实时情况。“电场数据、气象数据等指标,都能全面反映在这套智能管理系统上。通过智能化监控,可以有效保障舒能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胡辉说。
在产生清洁能源的同时,杭州舒能82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也积极助力提高养殖效率、促进增产增收。据了解,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板,水面下规划水产养殖的模式,可以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事实上,除了杭州舒能82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之外,近年来围绕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杭州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探索。
比如,正泰新能源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先后建设杭州火车东站、杭州火车南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助力大型公共交通枢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萧山群围村“金色阳光,共富未来”光伏项目利用屋面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在保障村民生活用电的同时,也将剩余电量上网出售。
“扎实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市降低用电成本、保障供电以及推动节能减排等具有重要意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加快建成一批绿色能源示范项目,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融合的现代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