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引领杭州乡村人居环境蝶变 以高质量农房建设管理加快打造“和美乡村”杭州范例_杭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千万工程”引领杭州乡村人居环境蝶变 以高质量农房建设管理加快打造“和美乡村”杭州范例

2023-06-25 09:23:44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以农房建设管理为突破口,杭州正加速绘就“村美、人和、共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6月26日,全国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现场会将在临安区召开,杭州将以一系列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成果展现农房建设管理头雁新风采。

安居,是民生之本,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农村和谐稳定,关乎乡村全面振兴。紧扣农房建设管理中的堵点难点,杭州以系统性思维破题解题,一手抓理念引领,以数智赋能的创新路径打造农房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一手抓机制先行,构建农房建设顶层制度。

“我们总结提炼杭州在农房建设管理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理念和有效做法,在全国率先探索乡村建设立法,用法治为高质量推进农房建设、乡村建设护航。”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既关注到宏观统筹层面问题,也兼顾到具体执行层面问题,在破解农房建设用地、农房设计施工、农房安全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将有助于解决乡村建设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围绕“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这一目标,杭州创新提出农房建设“四房”理念,即让老百姓选“称心房”、建“放心房”、住“顺心房”、有“致富房”,借助数字化改革东风,构建农房建设智慧管家系统,并实现建房审批服务线上应用1.0版本向全生命周期农房综合管理服务2.0版本迭代,由“一件事”向“全周期”升级,让村民“像逛淘宝一样”,体验“一键审批”“一网通办”的便捷。

此外,杭州还紧紧抓住“农村建筑工匠”这一关键人才要素,通过积分制构建农村建筑工匠评价管理体系,以用户满意度评价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通过强化培训、开展大比武等,不断提升工匠专业化技能水平,让农村住房像商品房一样,“有专业队伍建、有规范标准依、有政策体系靠”。

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新建农房46732户,农村危房改造35510户。

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把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动实践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讲好广大科技特派员的故事。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广大科技特派员,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真心实意排忧解难,让大家安心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王浩强调,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年来,引领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农民和治理提升,历史性地破解了农村人才短缺问题,打开了农业高质量发展通道,解决了农民持续增收难题,推动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已成为农业科技工作的一张“金名片”。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充分认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更加自觉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要用足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个宝贵财富,以科技持续赋能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要突出派得准,精准定位地方需求,基层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选派什么样的人才;突出服务好,围绕缩小“三大差距”,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完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对乡村振兴和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突出干得实,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相结合,最大程度把科技特派员的动力活力激发出来;突出合力强,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组织体系和长效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