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脚下 探寻乡村共富未来模样_杭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径山脚下 探寻乡村共富未来模样

2023-06-11 10:01:05

1.jpg


6月,夏初临。沿石板路漫步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和径山村,随处可见游客拍照留念。每一个农家小院都独具特色:在茶园山道上“打卡”拍照,在共富“邻”售点跟农户拉拉家常,在文化礼堂里点盏茶,在“啡你不可cafe”咖啡馆与农创客聊上几句……

眼前这一步一景的美丽乡村,得益于“千万工程”的实施。

20年前,“千万工程”开启了万千村庄的美丽蝶变,余杭众多村庄也由此迭代升级。6月6日,中央媒体“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小古城村和径山村,探寻乡村共富的未来模样。大家一边走一边看,不禁感叹:这是农村?

这里确实“长”得不太一样。

在这里,“一句话”找到了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让农民过上更体面的生活;在这里,“一面墙”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点睛之笔,围墙高度的下降为村民的居所引入一片风景;在这里,“一片叶”舞起了种茶、制茶、卖茶、茶旅游、茶食品等一条龙的大产业,让2万多亩山丘披上绿装,成为余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樟树下

见证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

在小古城村的村口,“站着”一棵百年大樟树。它像一位好客的老村民,热情“招呼”着每一个游客进村里逛逛。

沿着指示牌逛小古城村,未来馆、产业绿道、露营基地、竹林迷宫、共享菜园、无人超市……各种各样的新业态让这里变得时尚而年轻。

和浙江万千乡村一样,小古城村的变化也是从整治环境起步的。第一步,就是降低村民院落的围墙。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让村民拆除或降低自家围墙高度,从来都是一件难事。但在小古城村钱三组,从动议到决议只用了21天。

“2018年以前,家家户户都是高围墙,游客来到村子后,都觉得围墙把风景挡住了。”于是,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带着村民代表去外地考察。这次考察的所见所闻在村里激起波澜,村口的那棵大樟树也见证了决策出炉的全过程。

大樟树下,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的思想慢慢统一起来。通过工作和协商,钱三组的农户院墙都降至了1.2米高。“下降围墙高度,这是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与村民民主协商,大家共同决定的。”林国荣自豪地说。

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闻名的小古城村,十多年来一直保持这一优良的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在村党委的引领下,小古城村在实践中迭代以“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为顶层逻辑,以“提、议、决、干、督、评”为关键步骤的“四议六步”工作法,带动村民参与到全村各项工作中去。

如今的小古城村,单调的白色围墙变成了青砖、石块及栅栏的组合体,有些围墙里还展示着小古城遗址出土器物的复制品。“干净整洁的柏油村道边,文艺古朴的低矮院墙掩映着错落有致的农家洋房,村子的文化氛围一下子浓厚了。”林国荣说,从设计到竣工,小古城村整体打造美丽乡村只用了83天。

村子美了,也更“吸金”了。

2019年3月,小古城村开始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注册成立了村集体旅游公司,通过多途径开发利用,盘活现有闲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