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8 11:54:35
编者按 一子落满盘活。今年,南浔区委区政府谋定“八个一”“四个翻一番”等南浔古镇复兴“四梁八柱”工程,在全域落子布局新棋眼,推动南浔全域共同富裕进程。即日起,本报推出《四季看变化·走读南浔共富路》栏目,多视角解读南浔共富N种打开方式,敬请垂注。
记者 陆晓芬
今年南浔古镇火了:官宣永久免门票后,游客接待量频创历史新高,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景区关键词排名。
作为南浔古镇复兴工程“一号举措”,免门票带来巨大流量。眼下,在热气蒸腾的餐饮、八方客来的民宿、颇受欢迎的网红店里,古镇复兴活力随处可见。作为南浔古镇微观经营主体,他们如何抓住流量,变成幸福增量?我们走进他们,听收获、谈期待。
生意蹭蹭上去了
一家面店一天可以卖多少碗面?位于南浔高新区人瑞路的独家面给出了新纪录:400碗。
昨天上午10时30分,小店就热闹起来,店内8张方桌,烟火气很足,排队、等位是常态。“鳝丝虾仁一碗,老板!”“我要黑鱼腰花面!”各地口音食客下单着自己的喜好。忙得连轴转的面店负责人朱蓉芳满脸笑容:“今年生意蹭蹭上去了。”
作为一名从业10年的老餐饮人,朱蓉芳坦言经历过暖春,也遭遇过寒冬,兴奋的是今年生意尤为火爆,“面店虽在古镇景区外,但明显感受到古镇景区的引流力。”各地游客通过网络平台推荐前来打卡,小面店一度被推上全国景区美食榜单“头条”。
细面、现炒浇头,这是南浔面主打特色,江南味也实打实征服了全国各地人的胃。“一些大老远赶来的游客,他们添加我微信,我就提前帮助下单,少些等位和排队时间。”朱蓉芳说,这也是“开后门”的举措,让五湖四海的朋友感受南浔美味和人情味。
今年她也寻思着扩大店面、拓宽经营,更好地承接古镇流量,让游客尝到南浔味。
一不小心成网红
古镇在复兴,小店也在求变。天气变热,糕点进入淡季,南东街匠心坊负责人沈勤国思索着传统糕点与冰激凌“联姻”创意。
这家小糕点店不简单,店内糕点品种多达30多种,颜色靓丽、精致好看,兔子米糕、状元糕、“考试定胜”等紧随热点,颇具网红特质。南浔特产定胜糕为大众熟知,匠心坊则创新地做成迷你可爱、口味多样的不同款式,牢牢锁住年轻人喜好。“没见过这么萌小的定胜糕,朋友圈先吃!”游客王丹一口气买了5盒,拍照发了朋友圈。
“以前传统糕团店,基本以老年客为主,今年景区里来了很多年轻人,好看、好吃、能出片是抓住年轻人的关键,老传统也要跟着时代转型。”沈勤国兴奋地说,思路一变天地宽,一项项创新糕点一经推出便备受追捧,一不小心成了网红店,今年卖了超5万份糕点。
对于小店来说,流量是王道。眼下,南浔古镇迭代更新游船经济、亲子乐园等新经济、新业态,亲子文化节、桨板赛等新玩法,游客流连忘返。“看着古镇越来越受欢迎,生意越来越旺,每天心情也舒畅。”沈勤国直言,对于古镇复兴工程,小店是最敏感的“细胞”,好不好看营收。
真诚细节给信心
小桥流水、白墙黑瓦,伴着落日斜阳,美得如画。走进南浔古镇百间楼的囿舍民宿厅堂,茶香氤氲,一家三口围着小桌,煮茶闲聊、笑语连连。
民宿主钱学学正在一一电话确认端午假期的房客,温馨提醒入住事项,“端午假期房间刚挂出来没多久,就预定完了。”
说起开民宿,钱学学回忆也是一场冒险挑战。作为平面设计师的他,当年毅然卖了一套嘉兴房,拖家带口来古镇创业。“看好南浔古镇,不止于古镇本身的吸引力,更是党委政府的真诚和实干。”他说,民宿刚开工时正值疫情,南浔区各部门一路帮扶和政策支持,让他坚持了下来、看到了光。
“今年南浔启动古镇复兴工程,单征求意见建议的会议,我们就参加了很多次,挑不足、听建议、说想法,既是参与者也是决策者。”钱学学告诉记者,最感动的是,当提出民宿距离景区大门较远、接送客人不便时,党委政府认真研究并纳入了古镇复兴工程。正是这样一件件小事和一波波人流,给了他们巨大信心。